查看原文
其他

不爱发朋友圈的学霸,不是真学霸

民小薇 西南民族大学 2021-06-23

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070条推送


如果说,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根串联的线

汪海涵大学三年的线很好找

只需要几条朋友圈


汪海涵

西南民族大学2016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

2017—2018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

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团长



第一条最大的缘分,就是一开始就遇见了一起努力的人



2016年的一次电视摄像课上,刚进大学的汪海涵不会知道,她碰到的人将与她一起走过大学所有拍作业的时光。

“那时候大家坐在一起,聊聊天居然觉得很投缘,就决定一起完成老师的作业。”

“我们拍作业很少吵架,大家几乎就是分工明确,在一起工作很默契。”

汪海涵说,她们拍作业的内部问题很少,可是外部问题就成反比了。

拍第一次作业的时候,去找成都本地的茶馆。公园的老茶馆禁止人员拍照,他们游说了好久,才可以得到拍摄机会。

为了拍大三的作业,他们在一家古着店苦苦守候了几天,坚持每周一有空就去,终于打动了店员。



“我想支撑我们在一起合作这么久的原因,是因为大家都不想辜负每一次拍摄的机会。我们都很认真的在努力。”

也许大学的时光很多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忘记,但是汪海涵知道,她们在一起拍作业的这段时光,将永远被记得。


135编辑器


第二条:班长的故事与电视化舞台演播



每一年的元旦,广播电视学1601班的同学,都会在小小的礼物盒里找到一张来自班长汪海涵的手写贺卡。上面的话不多,但每一封都有一个他们最想听到的祝福。

“我知道每一个人的近况,所以我想应该做点什么让大家开心。”

每一年的贺卡里都藏着一个人的温暖,然后在不经意的时候拿出来,成为一个惊喜。


然而这些惊喜也许会在很多年后发现,汪海涵在这些之前,做了“最坏”班长。



“电视化舞台演播,是我和班里人吵架最多的一次。几乎每一个人,我都和他们吵过架。”汪海涵在回忆自己电视化舞台演播的时候无奈地讲。



汪海涵不想让大家留下遗憾,从准备那天起,她就决定了又一个全力以赴的目标。

最最艰难的是后期剪辑。为了不影响室友的休息,她和几个负责人跑到阳台剪片子。

剪辑总会存在分歧,大家扶着栏杆在六楼的阳台吵得不可开交,然后又因为半夜饿肚子,聚在洗手台一起吃一桶泡面。



演播之后,走上台的汪海涵说:“两个月以来,大家都说,汪海涵是万能的,但是其实,汪海涵没有大家,是万万不能的。”然后她没有忍住在台上哭了起来,观众席上的同学一边鼓掌一边喊“小黑别哭”。

大家想,夏夜的成都,六楼的阳台,燥热的从来不是天气,而是几个人认真的心。


135编辑器


第三条:北四环到北五环的地铁,装的是一群人的梦想


不做蝼蚁,不做神,做一个写字的人。

这是汪海涵进入西南民族大学记者团第一天,听到的话。



带着这句话,她在2018年的暑假前往了新浪财经实习。

“我住在北四环,新浪总部在北五环。每天我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,然后再骑二十分钟的单车,才能到达公司。”

每天早上的公交都格外的拥挤,去往北五环的路上她总会想,她与身边的这群人,都在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,如同蝼蚁,却又坚韧如神。



在每个人的心中,记者都是一个神圣庄严的职业。

汪海涵却终于知道这背后的不易。

新浪财经实习期,她要在第二天八点准时到达一个经济论坛举办地,并开始直播。

那天她站在直播区一天,只有中午稍做休息。为了不影响会场卫生,只能在走廊里吃完了一个汉堡,而她的身边是一群蹲在墙角吃面包的摄影记者。

那一刻,她似乎明白,每一种职业,光鲜的外表之下,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,没有人会刻意说起,但不代表不存在。

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。


THE END

汪海涵经常说,我觉得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

这个普通的人在大学三年的时光,认真做好了每一件事

在每一个遇见她的人心里,种下了一颗温柔的种子

所有的幸运,都不是偶然

所有的结果,是过程的延伸

只想送给你,一个人,一个温柔的故事



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

>>>>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

文编 | 宁丽雪 陈嘉

图片 | 汪海涵

责任编辑 | 赵祺祺 李亚星 李宗莲

关注@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、官方QQ公众号

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